• 相关资讯

    “后简历”时代的社交网络
    发布时间:2013/12/6  发布人:管理员 阅读:2113

    “后简历”时代的社交网络

    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,Facebook 日前正筹划在今年夏天上线自己的招聘平台,该平台允许其他公司在此发布招聘信息,用户可以通过 Facebook 搜索职位。目前招聘网站 BranchOut、JobVite 和 Work4Labs 都表示将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。

    这意味着 Facebook 开始涉足商业社交领域。借助庞大的社交图谱,Facebook 意图将社交向商务方向拓展。由于很多人将生活与社交有着明确的区分,Facebook 的招聘平台能否成功还不好说,但旧的人才招聘业暴露的诸多痼疾已经积重难返,行业需要一个全面的革新,社交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平台。CNN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,在很多方面,我们已经进入“后简历”时代。

    对于信息量较大、内容多变的简历,纸质的形态显然不适合互联网传播时代了。由于版面所限,如何有效的将信息呈现在尽可能少的纸张上成为困扰求职者的问题,因为每天浏览上千份的 HR 很可能不会去翻页。此外,不易携带也是一大弊病,简历石沉大海的情况屡见不鲜。

    MGD 服务公司的 Gunn 在博客中称,每次求职者递交纸质简历的时候,她都会退回并要求一份电子档。因为她很难将这些纸质简历都装进容纳笔记本电脑、iPad 的公文包。

    无疑,电子版简历解决了上述问题,但内容单薄、真伪难辨等问题仍然存在。随着人才日益激烈,简历的地位流于形式,企业在招聘时更注重现场考察。但很多情况下,简短的考察难以多维度地了解求职者个性、价值观、沟通能力。

    社交网络的方兴未艾让很多人将生活搬到了网络,社交网络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人方方面面:状态记录了你的生活,反映了你的价值观;分享透露出你的喜好。所以,相对于流水账式、难以让人信服的纸质履历,社交网络更能代表真实的自己。换言之,社交网络是动态的简历。

    因此,覆盖每个人的社交网络开始成为企业关注的对象。特别是有些科技公司,他们通常对履历上的教育经历、获奖和实践视而不见,而乐此不疲地浏览求职者的 LinkdeIn、Facebook、Twitter 以及 Tlumbr,据此对求职者进行评判。

    Union Square 的 Christina Cacioppo 在公司官网上这样写道:

    我们认为社交状态能够代表你是谁,而不是招聘人想要的那个人,所以在提交你的账号之前,请不要浪费时间“清理”的社交网络。

    此外,求职者还会被要求制作两个关于自己的视频,一个来自述求职的原因,另一个来回答“哪个 Web 或移动服务最能激励你?”

    简历这种存在已久的求职资料过时了吗?Gunn 认为,简历不会存在太久,但是在消亡前可能会朝着新的形式发展。

    Rachael King 是 Adobe 公司的一名员工,她曾经制作了一份“活的简历”——她将个人履历以图片的方式钉在了她的 Pinterest 账号上,这份简历还包括她的博客、她的公共演讲,并链接到出现她的新闻报道中。她甚至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如何在 Pinterest 制作一个简历。

    “概念并没有改变,那份记录你工作生活的历史永远不会过时”,她说,“只是媒介在变。”

    ,
    上一篇: 大数据招聘,有多靠谱?
    下一篇: 简历解析-论文
  • CV Extract基于云平台开发简历解析应用,这个应用每天为企业处理成千上万的数量解析服务。赶紧体验并加入到拥有高效率的简历解析工具队伍中吧 !

    公有云简历解析服务
    支持多种简历格式解析(doc、pdf、html、xls、txt等简历在线识别提取,支持超过15种语言的简历解析。支持应用通过API直接调用公有云服务。在云计算平台下,借助软件自学习完善修正、通过分词技术及语义学解码等技术,中文解析识别准确率达95%以上,世界领先水平。
    私有云简历解析服务
    根据企业特定的解析业务需求,定制私有云服务解析方案,提供专业的私有云平台(或本地部 署)。除了可以支持量连续简历解析在线识别,可以根据企业特有的应用环境优化识别解析模 型,并提供定制化的字段添加和接口调用。